语言文字沙龙第十七讲“汉字传承与中国文明延续的辩证发展关系”顺利举办

创建者:杜楠玥发布时间:2022-04-27浏览次数:173

2022426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主办的“语言文字沙龙”第十七期开讲。黄亚平教授受邀于学院N241教室作了题为“汉字传承与中国文明延续的辩证发展关系”的学术报告。

黄亚平老师的学术报告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框架与‘汉字萌芽’同时出现”中,黄老师首先向在场师生列举了大量半坡、仰韶、红山、良渚等考古学文化的有关资料图片,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尤其是庙底沟二期及其后继的“龙山时代”是“早期中国”及“汉字萌芽”的孕育期;“龙山时代”前后,在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同时,出现在中原和周边地区的“文字萌芽”应从整体上看作汉字的原始文字;汉字符号的孕育及其符号构意起源于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之后及其龙山时代众多史前文化在中原地区的相互作用,从符号源头上具有“多元”性质,并与早期中国文明的“多元”态势基本保持一致。

在第二部分“中国文明与汉字体系在连续性的夏、商文化中最终定型”中,黄老师从二里头陶文及商代陶文切入,认为“商代陶文”是商代通行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记数陶文”和“记名陶文”两类,它们均与甲骨文、金文存在一脉相承的符号传承关系,其符号传承和相互渗透的痕迹较为明显。其后,黄老师具体介绍了“商代陶文”确立的三项原则,即字符传承原则、有限记语性原则和时空符合原则。

在结论部分,黄老师认为汉字体系的形成与中国文明在中原腹地的最终定型存在一致性,而汉字体系的形成在中原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及龙山时代各史前地域文化向中原聚拢的过程中就已展开,最终完成于夏、商之际,与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体”状态高度一致。

黄老师在讲座中,既有细致明晰的实例分析,亦有提纲挈领的理论阐发,框架严谨,论证可信,为深入了解早期文字传承与文明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在讨论环节,黄老师与现场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就文字的确立标准、有限记语性原则、实物与文字之间的转化、文字与思想表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此次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讲师周硕老师主持,三十余位师生参与此次沙龙活动。


 (通讯员:宋子皎 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