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马树华教授简介

发布者:王奎国发布时间:2019-04-08浏览次数:11063

  

一、个人简历

1.基本信息

马树华(Ma Shuhua),女

2.学历学位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

3.职位职称

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4.承担课程

中国史纲要、中国海洋史、史学理论与方法、城市文化专题、中国史研究前沿、港口城市与社会专题研究

5.学术兼职

中国史学会城市史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

二、研究方向

城市史,海洋史,科技史等。

三、主要学术成果

(一)著作与教材

1. 20世纪青岛日常生活史》,商务印书馆2019年。

2.黄渤海历史文化故事(二)》,山东文艺出版社2023年。

3. 《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明清卷》,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年。

4.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6-2020》(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5. 《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6. 《世界文化产业概要》(合著,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7.《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合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8.《世界文化产业概要》(合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二)论文

1.《新中国海带养殖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中国农史》,2025年第3期。

2.疍民:浮家泛宅“水上人”》,《百科知识》,2025年总第964期。

3.中国海洋文化遗产调查路径与实践新探》,《文化软实力》,2025年第1期。

4.《激发海洋活力 续谱明珠华章》,《光明日报》经济版,2024620日。

5.《海生万象:山东海洋文化的赓续与创新》,《大众日报》理论版,2024416日。

6.中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6-20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7.《活化记忆空间再生街区文脉》,《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2021316日。

8.《“城市蛋白质”:渔业生产与城乡互动——以青岛港东为例(1950-1985)》,《城市史研究》,第44辑,20219月。

9.《品牌、技术、都市生活:青岛啤酒的日常之路》,《东方论坛》,2019年第5期。

10.《明清以来胶东渔村的生长与变革:以崂山为例》,《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8年卷,总第6期。

11.《城市指南与近代青岛的空间变迁(1898-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5期,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3月。

12.《海陆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3.《啤酒认知与近代中国都市日常》,《城市史研究》,第3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9月。

14.《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关系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9月。

15.《道教神仙谱系与海洋信仰》,《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763期,201579日。

16.《日侨街区与青岛的空间去殖民化(1914~1937)》,《城市史研究》第3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月。

17.《近代城市纪念性建筑:以青岛栈桥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8.《双重边缘化状态下的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解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3年第4期。

19.《现金流分析: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的一种思路》,《福建论坛》,2011年第8期。

20.《海水浴场与民国时期青岛的城市生活》,《史学月刊》2011年第5期。

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福建论坛》,2010年第6期。

22.《文化产业、城市复兴与区域文化发展——试论文化产业作为当代城市和区域文化生活的尺度》,《中国文化产业》(第一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

23.《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小考》,《文博》,2007年第5期。

24.《中国海洋民间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岛屿文化》2004年第6期。

25.《民国政府文物保护评析》,《文博》,2004年第4期。

(三)承担的主要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人文社科横向服务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10

(四)科研获奖

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山东省高校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青岛市社科奖一、三等奖多项。

四、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shuhua03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