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史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创建者:宿懿发布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697


本站讯  “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研究生学术论坛于1020日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究生论坛共遴选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共计8所大学的14名研究生代表与会,博士生与硕士生各为7名,以中国史研究生为主。同时,本次论坛邀请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万明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赖正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孙立新教授为嘉宾学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教授、副院长赵成国教授、曲金良教授等中国史硕士点导师以及校内外史学与相关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副院长赵成国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刘海波主任在致辞中,回顾了我校的硕博士生培养相关制度建设的历程,阐述了举办研究生论坛的意义。院长修斌教授在致辞中对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学者、研究生同学表示欢迎,回顾了海大中国史学科建立、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本次论坛的期待。万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对于中外关系史的学科体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海洋大学理应成为国内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走在这一领域的前列。

论坛首先由四位嘉宾作主旨报告。由曲金良教授主持。万明研究员以《聚焦印度洋:明代整体丝绸之路的认知》为题,赖正维教授以《中琉商贸五百年之特点》为题,刘晓峰教授以《北方丝绸之路:鳇鱼贡与虾夷锦》为题,孙立新教授以《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贡献》为题,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四位著名学者的报告,开拓了与会师生的视野,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史、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国史研究方法等的思考。

在分组讨论环节,由研究生唱主角,共分成区域海洋组和文化综合组两个分会场,包括“黄海东海组”、“南海南洋组”;“文化组”、“过去、近现代、未来组”四个半场进行。与会研究生代表们的报告紧紧围绕“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上自晚唐,下至当今区域和国际关系史,涵盖了海洋史、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各方面。具体包括:晚唐市舶使研究、历史时期北部湾近海航线的变迁、明朝中后期海外贸易、中琉勘合贸易文书、19世纪中叶澳门形象、近代中日胶海关交涉、近代青岛与外国农业技术的交流、近代中澳海路贸易状况、近代中俄文化交流、《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中国报业影响等。同时还涉及中国近代海洋小说转型、阿玛拉瓦蒂佛教中的“Naga”图像中国化等问题。报告中的史料范围包括了中、英、日等多语种,除传统汉文纸质典籍外,还包括了近代报刊、外文远航报告、墓志、石刻造像等多种文献和材料。充分展示了研究生们在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的良好史学素养以及国际化视野。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朱雄博士生主持。南开大学博士生刘啸虎,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黄炎分别代表第一分会场、第二分会场论坛进行总结。嘉宾学者也作了精彩的点评和发言,他们普遍认为这次论坛的效果超出预期,同学们所提交的论文和报告,准备认真、史料扎实,论证严谨,观点鲜明,同时也对大家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并希望今后论坛进一步创新形式,增加国际化的色彩。最后,副院长赵成国教授代表学院和学科再次向本次与会的学者、研究生代表表示感谢,并衷心希望研究生学术论坛能够成为中国史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本次论坛是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史学科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性研究生学术论坛,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文:辛佳宜  图: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