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高层论坛暨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2022年年会 小组汇报(第二小组)

时间:2022-11-03浏览:57


受到会务组委托,要我负责第二分会场的总结汇报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昨天上午开始,我全程聆听了第二组的所有小组会议,感觉收获很大、获益匪浅。

第二组的讨论并不限于文学一科,而是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展开,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丰富的地域差异性汇聚一起,才能成就中国文化的博大内涵,刘怀荣教授关注齐地的东夷文化传统,指出方仙道与黄老之学合流而成的黄老道,在道教形成过程中有着奠基作用,进而对中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在时间维度,不同时段、朝代,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韦春喜教授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讨论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不同及其转变缘由,进而揭示这一大背景之下的文学演变趋势。两位教授作为东道主,其文章无疑给我们很多启发,也特别感谢两位教授为会议的顺利举行做出的大量工作。

很多学者的论文都围绕着某个文化议题、思想论题、先哲往圣、经典文本展开,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或揭示其中所折射的文化的前后流变、交流融合。如颜健老师论及复圣颜子,阐释其“勿伐善,勿施劳”一语中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愿景。关于屈原,张世磊老师讨论了其从《招魂》的求生欲望,到《怀沙》赴死精神的转变,揭示了一段心路历程;李伟老师则梳理了贬屈论的源流,揭示这一观念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关于《乐记》,夏朝阳老师讨论其中的物感本质和感物精神,对于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感物理论来说,这无疑是正本清源的工作。关于《淮南子》,张超博士讨论了“君形”说的文艺理论价值,李昭锟同学则关注其与汉代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关于书院,刘向培老师关注祭祀性书院的出现、发展,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关于明清时代的文化与文学,高晓晗同学关注真定府民间信仰,于海波同学讨论了东北地区的满汉关系,韦思博士梳理了何绍基书法风格和审美倾向的转变。

也有一些论文是在宏阔的文化视野观照下,讨论与文学关联更密切的一些话题或理论议题。如周潇老师、徐沛沛同学的文章,以靡、弱、逗等术语为切入点,讨论了何景明的文学史观;邓静老师讨论了“食牛”如何从一种禁忌,发展为一种文学书写的常见范式,在诗歌、小说中反复出现;赵瑞萱同学则梳理了“言公”范畴作为史家、文家的一种基本素养,如何被提出、强调,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此外,还有论文涉及《尚书》《诗经》《文心雕龙》《聊斋志异》《冷斋诗话》等经典作品或理论文本。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组的讨论中,多篇论文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或讨论当今文化建设的方法、经验问题,呼应着新时代对研究者的要求。周爱华老师的论文,以自己的田野调查和艺术实践为基础讨论戏曲演剧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王小平老师对孔子审美教育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并讨论其现代意义;吴树勤、张俊英两位老师的论文都涉及礼乐文明的内涵阐释、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郭海龙老师则揭示传统辩证法对于当下中国特色制度建设的意义。

由于时间关系和个人学识的限制,我无法一一列举所有论文,难免有遗珠之憾,对论文的理解也会存在偏差,请各位老师谅解。对我而言,两天的会议确实是一个增长新知、开拓视野的过程,我相信,对于每一位学者来说,将自己的视野扩展到文化范畴,不仅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也会反哺我们的文学研究。我们持之以恒,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汇报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书刚


编辑:李静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