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海外名师讲堂】金昌庆作“李白诗歌中海意象的气象之美”学术讲座

发布者:杜楠玥发布时间:2023-08-25浏览次数:347

本站讯 8月22日下午,由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洋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海外名师讲堂“李白诗歌中海意象的气象之美”讲座在文新楼学术报告厅(322室)举行。韩国国立釜庆大学中国学系教授、原釜庆大学人文社会研究院院长金昌庆主讲,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六十余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主持。

讲座中,金昌庆教授结合韩国学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及个人的李白诗歌的研读经历,指出李白诗歌中的意象非常丰富,涉及到自然天象、生活器具、动植物及各类人物形象。除了被集中关注的“酒”“月”“剑”“风”“水”等意象之外,“海”意象诗歌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紧接着,金教授结合李白的诗歌从海意象中的“力”“美”“气”三方面分析了这些诗歌所体现出的审美特征与盛唐气象。李白诗歌中蕴含的恢弘壮阔的力量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构成了海意象中的“力”;《秋夕旅怀》中的自由与浪漫、《古风·其三十二》中的包容与延展等正是李白诗歌中海意象的“美”;《大鹏遇稀有鸟赋》中鹏鸟般的自信、斩鲸客般的英雄主义组成了海意象中的“气”。

金教授还阐释了李白诗歌中的海意象与“自我”意象的关系。李白在诗歌中用第一人称“我”“吾”“余”“自”,以及自称的“李白”“李太白”,这些“自我”意象与其“海”意象诗歌有诸多重叠和交叉,在254首使用了海意象的诗歌中同时使用体现李白“我”意象的诗歌就有124首,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浪漫精神。这些诗歌体现出的审美特征与当时开放的社会氛围、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紧密相关,个人气度与整个社会背景相呼应,展现出气势磅礴的力量。

互动交流环节,朱自强教授提出在“力”“美”“气”之后是否可以追加“思”,来分析李白对于自我的思考;聂友军教授向金教授请教了韩国古代文论与文学创作中海意象相关的作品的问题;同学们也围绕诗歌创作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中的海意象比较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