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一部填补人才学学科领域空白的力作——喜序《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

来源:gdgbrc发稿时间:2017-11-25浏览次数:293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2014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同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6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同年“七一”讲话中,则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并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侯建东同志的《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以下简称《人才学史》)的问世,既是他20余年潜心研究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才学界坚定文化自信的又一代表作。

    《人才学史》,是中国人才学领域的首创,她的问世,填补了人才学学科领域的空白,是人才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具体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清晰了解和把握人才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历史过程、历史轨迹;二是有利于夯实人才学的学科发展基础;三是有利于充实和完善人才学的学科体系;四是有利于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人才学发展;五是有利于人才学的学界传播、代际传播、社会传播,乃至于国际传播;如此等等。

    《人才学史》,是我国人才学领域的原创性专著。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构架的原创。作者构建了“学史理论篇章+学史主体篇章+学科建设篇章”的框架体系,系学科史著作的创新,创造性地构筑了人才学史的体系构架。二是撰史论述的原创。作者在“学科史主体篇章”创造性地构建了“学科生态系统概述+学科板块分论”的撰史模式。既注重某一时期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及其在该背景下学科发展总体概述,又在此基础上就人才学分支学科发展作具体阐述。不仅如此,作者还十分注意不同学科发展时期的纵向贯通,以达到历史阶段性与历史连续性的统一。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作者在运用历史分析法、历史编纂法、历史图表法、计量史学方法等基本史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绝大多数人才学创建者、研究者健在的特点,综合借鉴历史学的口述史学方法、社会学的访谈调查技术和问卷调查法、心理学的心理访谈技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学史研究的系列访谈调查方法。

    《人才学史》,对学史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严谨而又创新性研究,并加以较为深入而系统的论述。第一,科学表述了人才学史的学科性质和特征、研究任务等基本问题。其中,作者认为人才学史是以人才学为主干、以历史学为工具双科交汇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学史独特的学科特征,则是研究对象的线性延伸性、历史文献的极大丰富性、研究过程的外在干扰性。第二,提出了人才学史分期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并对中国人才学史分期作了有价值的划分。其中,作者认为人才学史分期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人才学发展轨迹勾勒与人才发展需求演变基本合拍的原则、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基本同步的原则,与重大人才理论创新基本一致的原则。据此,作者将中国人才学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学科开创阶段(1979—1985)、学科拓展阶段 (1985—1992)、学科蓄势阶段(1992—2002)、学科繁盛阶段(2002—  )。第三,尤为可贵的是,尝试性探索了人才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作者综合运用信息计量学、计量史学、科学史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人才学发展睡L”型走势曲线、人才学带头学科“人”字雁阵式更替规律、人才学学科领地梯次扩张规律等,探索性迈出了计量人才学史研究的第一步。

    《人才学史》,最后在对人才学科取得成就和面临严峻挑战的客观分析基础上,还就未来人才学发展的方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四大发展方略。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提出“强化全球思维,打造独特话语体系,自信迈向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人才学史》,不仅着力体现原创性,而且充分体现史学性。冯友兰先生曾指出,“写历史书必须‘无一字无来历’”,作者正是努力遵循史学撰写的这个基本要求的。23年来,作者不辞辛苦积累了3000多万字的各种人才研究文献,所使用的571种人才研究文献均系原始文献。作者文献搜集之全面, 使用之严格,阐释之准确,是《人才学史》写作成功的基础。

    总之,《人才学史》是作者充满抱负、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坚毅执着、潜心研究、精心打磨推出的我国首部人才学史专著,是人才学领域的精品。当然,目前人才学正随着我国人才事业的繁荣在迅速发展,人才学史又是人才学科研究中的全新领域;更何况,人才学史的学科性质规定着研究的持续性,因而人才学史研究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延伸、充实和完善。本人作为人才学研究的老兵,愿建东同志继续努力,为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才学史,进一步形成中国人才学派再做更多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201721

(本序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原副会长、顾问,现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