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

来源:gdgbrc发稿时间:2017-11-19浏览次数:936

薛永武

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硬件”建设;大学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具体行为;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办学理念、内在灵魂和价值取向,也是学校的“软件”建设。本文主要谈谈对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把培养人才视为最重要的办学理念

大学教育是人生在学校阶段最重要的教育,但随着高校的扩招,许多高校的规模急剧膨胀,高校随之出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某种偏差,本来应该把培养人才视为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却因为多种原因遭到了冲击。

(一)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荀子在《大略》篇说:“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先尊师,强师。大学要真正把培养人才视为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必须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的社会地位近些年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降低的趋向,一些教师的荣誉感开始淡薄,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在逐渐淡化。这些问题客观上必然制约和影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

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要率先垂范,具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要积极拓展创新思维,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都要体现出创造性的特点,不能停留在教书匠的层次。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在对待教师的认知和评价上,都必须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大学培养人才,关键是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确立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因此,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显得愈发重要。

(二)确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大学教师是教学主体,大学生则是学习主体。大学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于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首先,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大学教育只有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之,大学生就容易失去自主性,甚至产生压抑感,就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和淡化社会责任感。

其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个体只有获得主体地位,才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才能促进人性的解放与完善。作为大学生而言,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有利于促进思维方式的解放,促进个性的和谐,提升人生境界,促进人性的完善,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再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创造性的学习。从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来看,“要我学”是学生被动的学,而“我要学”则是主动的学。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大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这非常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三)把大学建设成师生思维互荡的智力磁场

如果说图书馆是大学的思想场、智慧库、动力源,那么,大学则是英才荟萃、群贤辉映、师生互动、思维互荡、激活创造力、实现智慧与智力的双重磁场效应与共生效应的巨大创造性智力磁场。

大学是师生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其乐融融的美好家园,也是社会最具特色、最有诗意栖居价值的文化与智慧公园。师生思维互荡,就是师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互相启发,互相激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全新的智力磁场,每一次思维互荡都是对以往思维的发展和超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和创新。在思维互荡的智力磁场中,师生围绕学术问题可以互相争论、互相辩驳,可以形成新的共识,也允许各持己见,见仁见智。但在见仁见智的思维互荡的过程中,不是停留在见仁见智的单向度上,而是应该尽可能把见仁见智和谐统一起来,既认同和肯定见仁见智的合理性,又避免见仁见智的局限性和遮蔽性,而代之以全方位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作为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不是培养大学生思维的片面深刻,而是应该培养大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问题的能力,把形而上与形而下结合起来,把见仁与见智结合起来。

(四)大学教育要完成两个转变

大学精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与时俱进,要完成以下两个转变:

首先,由重视学会做人逐步转向与重视学会做事并重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成才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过分重视做人的教育,就容易流向道德说教,甚至影响创造力的提升。青少年在18岁以前,就应该在理论上基本学会如何做人,然后在社会和未来工作中进一步磨练和“成人”。大学生更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做事,比如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实验什么,怎样实验;创新什么,怎样创新等等。大学生学会做事,这本身就是具体的做人教育或“成人”教育,学生在学会做事中就可以养成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锻炼敬业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关注大学生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教育,重视做人教育与学会做事并重的统一性,这是教育理念的重要转变。

其次,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多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作为鼓励学生学习的格言警句,但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许多大学生发现自己尽管学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没有变成改变命运的力量。在“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中,培根确实看到了知识在改变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知识本身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才具有力量,才能改变人的命运。

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无疑是我们要永远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大学精神文化不能忽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把海纳百川、求真创新视为大学的内在灵魂

在大学精神文化中,海纳百川、求真创新是大学的内在灵魂。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求真创新,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学术大师的成长离不开海纳百川,大学生的成才也离不开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四川大学的校训,也是福州的城市精神。把这句话用于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教育应该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包容性与融合性,才能成其大,所谓有容乃大即是如此。

高等教育国际化大潮波澜壮阔,尤其需要我们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海纳百川,既是指心胸的宽广和思维视野的宽广,也是指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在海纳百川中实现新的优化组合。在学术史上,最初的学术是不分科的,学者完全可以自由研究。现在强调学术分工,倡导学有专长,一方面有利于向专业纵深挖掘,客观上却导致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单一化,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学术大师,因为真正的学术大师应该是复合型的,是真正的“山型人才”。

此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还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和各种能力的多元化。只有敞开胸襟,广采博取,中西合璧,古今融通,高瞻远瞩,极目天下,才能海阔天空,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来自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真理观。柏拉图认为,尊重真理应该胜过尊重人。从大学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尊重真理和追求真理应该成为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因为追求真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过程,也是探求未知世界、探讨事物本质、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

大学需要有探索真理的精神。为了探索真理,教师要甘于潜心治学,青灯黄卷犹未悔,皓首穷经甘寂寞;学生要倾心读书,勤于思考,不断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师生都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叩问精神,要踏遍漫漫求索路,不惜付出青春、智慧和汗水,体验探索真理的快乐,把探索真理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取向。

(三)鼓励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

大学之大,在于能够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具有自由探索的精神。首先,从个体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超越世俗的勇气,有超凡脱俗的品格,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克服从众心理,通过潜心治学和自由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学术创新能力。其次,自由探索不是盲目摸索,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对未知的叩问。这种自由探索一方面要关注学术前沿,体现出国际化的视野,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社会对创新的需求,把自由探索的精神扎根于社会实践。再次,学校要营造师生自由探索的环境,建立能够促进自由探索的育人机制,学术无禁区,支持各种社团活动与学术沙龙,为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资金支持等。

三、把继承和创造真善美作为大学重要的价值取向

求真、向善与审美,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三大主题。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关注这三大主题,既要大力倡导真善美,又要批判假恶丑。

(一)继承历史上一切真善美的文化元素

大学文化具有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功能,要认真研究、继承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真善美的文化元素,发现和肯定传统优秀文化中真善美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大学更要担负继承历史上一切真善美的文化元素的重要使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提升为具有文化生命力的软实力,使其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智慧来源,这有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等重要资源,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大学精神文化还要批判历史上一切假恶丑的文化元素。真善美与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要肯定真善美,就必须否定假恶丑。因此,大学文化还应该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否定那些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文化,把破与立结合起来。

(二)发现和肯定现实中真善美的文化元素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社会阶层和社会观念带来的重组,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信仰但又尚未形成新的信仰的特殊时代。在这个时代,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甚至会更加激化,心理不健康现象亦愈发严重,因此,大学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对社会复杂纷纭的现象进行梳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精神成长,给人生以智慧和理论的支持,为社会排忧解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光明思维,发现和肯定现实中真善美的文化元素,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当好“歌德”派,引导人们重新树立对社会的信心和信任感,重塑美好理想和人生信念。

同时,大学理所当然也要敢于针砭现实,勇于批判现实中一切假恶丑的文化元素。为此,大学教师要率先垂范,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时,敢于反对一切形形色色的假恶丑。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度和未来发展的高度辩证的看待社会问题,做到处变不惊,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甚至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三)探索创造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真善美这三大主题。作为大学精神文化,还应该积极探索创造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

真,即求真。大学精神文化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真理,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探索大学生自身发展与成才的特点和规律。

善,即向善。大学精神文化在引导学生学会求真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世界。特别是针对诸多社会问题,大学作为国家的智库和人才荟萃的圣地,应该为解决社会问题献计献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美,即审美。美是真和善相统一的感性形象,人们在求真向善的基础上还要审美与创造美,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应该养成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化环境,美化校园,进而美化人生,以审美的境界塑造社会,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当然,探索实现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应该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弘扬真善美与批判假恶丑结合起来。

大学精神文化的旨归是以为国育才为己任,以培养硕学宏才为目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非常形象的概括了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高瞻远瞩,视野开阔,海纳百川;努力拼搏,潜心治学,衣带渐宽;反复探索,蓦然回首,创新思维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