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中的艺术呈现:比较视域下的中古与近世文学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陈丽娜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10

2024512日至513日,“文本中的艺术呈现:比较视域下的中古与近世文学研究”论坛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山东省高校古代图像与文学研究青年创新团队、中国海洋大学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团队、中国海洋大学传记与小说研究团队共同承办。来自十一所高校及研究院所的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议于12日上午开幕,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傲寒老师主持。作为论坛的召集人之一,李傲寒老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缘起和意义,对各位参会学者表示感谢。中国海洋大学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团队负责人刘怀荣教授开幕致辞,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欢迎,并对古代文学学科发展情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韦春喜教授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期待。

本次会议共分为五场。本次论坛的第一场讨论主要围绕“儒学理论与艺术实践”展开,由上海市社科联高级编审张曦老师主持。张海英教授(湖南大学)以《论自然礼、人为礼及礼的起源》为题,分析了自然礼、人为礼的类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韦春喜教授进行了评议;孙玲玲老师(中国海洋大学)以《杜预对汉儒“日月时例”的批评》为题,分析了《左传》日月时例体系的构建,也由此探讨了汉魏晋时期《春秋》今古文学派的兴衰问题。中国石油大学的张欣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孙宝教授(曲阜师范大学)以《刘宋儒释之争与文风中的理趣——以谢灵运、何承天、何尚之、何偃为中心》为题,以刘宋时期四位文士为中心,考察了儒释兼容思想对四人文学创作的影响。湖南大学的张海英教授进行了评议。李易特老师(复旦大学)以《成神与告神:谥册、哀册的文本形式与帝王丧葬礼仪》为题,围绕着谥策、哀策这两种帝王丧葬礼仪中的实用文本讨论文本形式与帝王丧葬礼仪之间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的孙玲玲老师进行了评议。

会议的第二场讨论主要围绕“新旧交锋与文学流变”展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李亦婷老师主持。成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以《从献祭到复仇——干将莫邪故事的前身与变体》为题,对干将莫邪故事的流变和定型进行了清晰、细致的梳理。曲阜师范大学的孙宝教授进行了评议。张欣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以《晚清胶东学派考述》为题,探讨了晚清胶东地区的孙葆田、宋书升、法伟堂、柯劭忞、郑杲五位学者的学术情况和学派交游情况。南京大学的刘驰老师进行了评议。彭敏哲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以《诗体选择与新旧分野——论西南联大旧体诗群》为题,从抗战时期“移动”的创作场域出发,分析了联大学人在风雨飘摇之际的流迁书写和文体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旧诗发展的现代进路进行了探讨。山东大学的叶杨曦副教授进行了评议。刘驰老师(南京大学)以《汉语诗歌的突围:论新、旧体诗的相资为用》为题,聚焦于不同诗人群体,探讨了汉语诗歌的创作者在逐渐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中如何调和中西、会通新旧,以期在世界文学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中国海洋大学黄湘金教授进行了评议。

12日下午会议的第三场讨论围绕“知识视域里的文本生成”展开,由南京大学的于溯副教授主持。李傲寒老师(中国海洋大学)以《游仙传统与游名山诗的生成——基于南朝时期文类互动的考察》为题,分析了游仙诗和仙道传说在文本形态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对游名山诗的影响,并更进一步对南朝的文类互动进行考察与阐释。南京大学的于溯副教授进行了评议;赵惠俊副教授(复旦大学)以《宋人的笔记言论属性认知与两宋笔记的“空言”写作心态》为题,以两宋笔记序跋的考察为中心,探究了宋人笔记写作的“空言”心态的形成原因及其发展流变。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宜喆老师进行了评议;张宜喆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以《从弹章到责词:北宋元丰改制后制诰文本的生成方式与叙事空间》为题,将制诰文本置于元丰改制后文书运用的实际场域中,考察了其文本的生成方式与叙事空间的扩容。复旦大学的赵惠俊副教授进行了评议。

会议的第四场以“中外交流中的文图互动”为主题,由曲阜师范大学的孙宝教授主持。叶杨曦副教授(山东大学)以《<栈云峡雨日记>成书及版本与近代中日艺文往来及士人交流之关系》为题,通过梳理考察《栈云峡雨日记》的成书及相关的版本信息,探讨近代中日艺文往来及士人交流的关系。南京大学的杨珂老师进行了评议。杨珂老师(南京大学)以《中、朝文人的<离骚>阅读与其诗性呈现》为题,梳理了中、朝文人“痛饮读《离骚》”等多种诵读展演范式,揭示了《离骚》在被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经典化和意义增殖。复旦大学的李易特老师进行了评议。张帆同学(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以《“米老鼠游上海”:美国文化符码的中国再造》为题,梳理了“米老鼠游上海”这一美国的文化符码在中国的再造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背后隐喻的文化及政治性意义。南京大学的刘驰老师进行了评议。

会议第五场的讨论主题为“文艺发展的社会力量”,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成玮教授进行主持。李浩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以《从“潜流”到“预流”——医疗社会史与中国古代文学交叉研究的新进展》为题,从医疗社会史的新视角切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命题进行重审和省思,提出许多新的推论。中国海洋大学的孙瑾老师进行评议;孙瑾老师(中国海洋大学)以《社会医疗史视域下的南宋食小儿志怪书写》为题,从志怪书写出发,探讨宋代医疗性食小儿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浩副教授进行了评议。黄湘金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以《民初教会女校的演剧活动与国族意识》为题,利用“学校剧”之勾联教育、表演与政治的功效,通过分析近代教会女校“学校剧”对政治题材的述演,从中探索教会学校女生的政治意识与国族思想。华东师范大学的成玮教授进行了评议。

论坛的闭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的彭敏哲副教授进行主持,彭敏哲副教授阐释了本次会议题目的内涵及本次研讨主题安排的用意,期望各位学者能借此获得更深入的交流学习。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熊明教授致闭幕辞,熊明教授对诸位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敬意,并对本次论坛所涉及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与文学创作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对各位青年学者寄予了殷切的期待。

513日上午的圆桌讨论由李傲寒老师主持,参会学者就海大人文学术传统、历史建筑与城市风貌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文本中的艺术呈现:比较视域下的中古与近世文学研究”论坛为近年来活跃在学术界、从事中古与近世文学研究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相关院校学者了解和关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提供了窗口。

编辑:鞠岩 陈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