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高层论坛

发布者:陈岩琪发布时间:2021-10-13浏览次数:1379

2021年10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和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山东省高校“儒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高层论坛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中国社科院、天津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80余篇。



109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研究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燕京学者讲席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敏俐教授,分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怀荣教授对中心和古代文学学科发展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开幕式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韦春喜教授主持。


         


         


论坛第一项为主题演讲,由李金坤和王焕然教授主持。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徐正英(中国人民大学)、韩建立(吉林大学)三位教授立足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赵敏俐教授以《论<诗经>的意象创造与周文化之关系》为题,从展现周文化精神的人物形象塑造、以“赋”“比”“兴”为用的表达方式、以周文化为背景的物象择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细致梳理了《诗经》意象创造与周文化的密切关系。徐正英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贡献》,他对《孔子诗论》中“《小雅》□德也”的阙字及“诗其犹坪(平)门”的隶定与释读做了细致的考证,归纳了孔子对“小雅”内容的评述,认为孔子论《小雅》是“诗缘情”的最早源头,并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及后世对“小雅”缘情传统的继承与匡正。韩建立教授的演讲题目是《论<艺文类聚>摘句批评对叙事的排斥倾向》,他以具体的诗歌文本为基础,探讨了《艺文类聚》中的摘句批评对叙事诗及抒情诗中叙事成分的排斥,并从《艺文类聚》的编纂目的出发探究其原因,认为《艺文类聚》的叙事成分因对创作没有太多借鉴价值而遭到删汰。


         


论坛第二项为青年学者论坛,由冷卫国和高玉海教授主持。孙玲玲(中国海洋大学讲师)、陈佳妮(中山大学讲师)、刘向培(青岛农业大学讲师)、蓝青(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李傲寒(复旦大学博士生)五位青年学者,分别就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做了大会发言。孙玲玲对马融“三入东观”的时间、事由及交游情况做了细致的考辩,并探讨了马融与东观士人交往的“公共性”与“私人性”问题。陈佳妮以明末女诗人刘淑的形象变迁为例,分析了明清女性自我书写的多种可能性。刘向培对宋代书院记、书院志等书院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对文献内容讹误、文献记载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辨析。蓝青围绕《红楼梦》评点本《金玉缘的文法观》这一新材料,介绍了其版本特征与对《红楼梦》文法的揭示及内容解析。李傲寒分析了九日宴这一活动的由来与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诗歌的模式特点,重点比较了《文选》收录的两首九日诗与梁代九日诗的异同。


         


         


              


论坛第三项为分组讨论。9日下午至10日上午,三个分论坛分别进行了三场学术研讨。

第一分论坛研讨主题为“儒家文明:传统与文学”。多位学者以儒家传统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为核心展开讨论。王培友教授深入分析了两宋理学“发明”的衍化历程及其与理学诗书写方式的关系。李金坤教授对曾子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做了独到的阐述。孟天运教授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诗经》中的婚姻与性别观念书写进行了论述。李伟教授认为,要重视“文人”创作个性和审美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儒”分合理论框架。王伟教授从吕剧传统戏入手,对婚姻观念中的女性视角、爱情基础、性别分工进行了探讨。刘怀荣教授结合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以农业文明、宗族制度和儒家思想三大要素为主线,对中国文化的早期生成及特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韦春喜教授认为,以《春秋》为法,弘扬《春秋》精神与大义已成为宋代主流文化意识与文本书写原则,并重点分析了宋代《春秋》学与史论体咏史诗的关系。李健研究员认为,在老子思想里,道是具有情感性与意志性的神性生命本体。田丰副研究员指出“不见诸侯”所承载的是孟子“以道导政”的理想及其达成方式,也是他接续政、道两统的历史担当。董立民副教授将宋代老子注中引用《中庸》的文献综合比较,分别探讨其运用诠释老子之道与心性观点之特色与得失。青年学者李浩论述了会稽地区风土民情对王充学术性格与精神气质形成的影响;石飞飞从卫礼贤从传教士到儒者的身份转变,揭示了西方语境下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李寅捷通过对比《拾遗记》与《三国志》,归纳出三国政治预言的故事化、志怪化倾向,并分析了其成因;魏诗晓对南朝诗赋与刀笔的互动关系做了分析。华云刚、王治田、李振政、姜欣辰、董佳楠、王伟韬等学者,也分别围绕分论坛主题做了发言。


         


         


         


         

         


         

         

         


         


         

第二分论坛研讨主题为“历史影像:人物与信仰”。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及文化信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王焕然教授为我们描绘了古代文学中的鬻妻图景,深入探讨了“鬻妻”带来的存活与贞节等冲突。樊荣教授考察了“竹林七贤”名号的起源,认为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记》是对“竹林七贤”名号的整体评判的重要转折。刘吉平教授分析了白鹿原的民俗事项及其文化内涵,认为《白鹿原》中的种种民俗事项间的激烈冲突,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必然碰撞。高玉海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杨晨介绍了俄罗斯汉学家对“南洪北孔”的研究成果,对国内相关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熊明教授系统梳理了鬼的来历、状貌与生业,冥界的地理位置及其职司及人鬼沟通与人鬼情恋的状况,认为唐人小说中的冥界意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杨硌堂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青年学者贺琴论述了咸同时期女性诗人创作避乱诗的情况,认为女性在避乱诗中表达了向“家”回归的愿望及较强的个体意识;陈岩琪立足于《论语》文本内容,对《论语》中的“忠”进行了辨析;连超峰分析了以侯方域为代表的侯氏家族文学繁荣的原因;王鹤琴梳理了晚明高僧憨山圆寂后,其灵龛的迁移波折,并介绍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憨山讬生说”;蔡连卫对杨家将故事的传播受众及传播内容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分析了杨家将故事在南宋民间接受与传播的原因与意义;马丽丽辨析了“胶州”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得出清代胶州的疆域情况,表达了对胶州湾名称问题的慎重态度;沈伟介绍了《聊斋志异》中巫术疗法的主要类型与书写成因,以及蒲松龄对巫术疗法的复杂态度。宫文华、钱寅、延嘉琦、邓歌尔等学者也分别围绕主题做了发言。


         


         


         


         


         


         


         


         


         


第三分论坛研讨主题为“民族审美:诗学与文化”。陆路研究员认为,由汉晋六朝作于湖湘地区的诗歌及非作于湖湘地区但描写湖湘之景的诗歌可以看出,六朝时湖湘地区的文化有较大进步,为唐代湖湘文化的成熟做好了准备。赵建成副教授对李善注与《文选钞》所引《孝经》与郑玄注作了梳理与考察。吕辛福副教授分析了翟理斯《中国文学史》的汉籍版本和笺注来源。夏勇副教授对民国人编选清诗总集的基本面貌与主要特征作了初步梳理。李婧副教授就杨鸿烈对刘勰“文学革新家”的定位提出质疑,肯定了他对刘勰倡导“自然的文学”的论述,但认为他对刘勰“文笔不分”的指责则并不准确。青年学者张欣通过日本和台湾两种《临川吴文正公集》藏本的对比,对永乐刻本的刊刻、流传情况及价值进行了梳理探究;黎思文从义例注《选》的角度,考察了李善注引书的相关问题;隋雪纯论述了李白对咏物传统的继承与创变;孙文婷梳理了晚近词论中清词鼎盛期之争的三种观点,并认为“清季鼎盛说”较有说服力。文春梅、杨梦雪、王桢、何振、梁建蕊、王宇、孙雪晴、盛雅琳、李巴克等学者,分别围绕主题做了发言。


         


         


         


         


         


         


         


         


         




论坛第四项为分论坛总结和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徐正英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黄湘金教授主持。各组召集人代表天津社会科学院田丰副研究员、青岛大学历史学院王鹤琴副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吕辛福副教授,分别就本组的研讨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


         


         


         


闭幕式上,嘉宾代表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黎思文博士后分别发表感言。李金坤教授认为,本次论坛感情真,学风正,意义深,并作诗予以总结与祝愿。黎思文博士后提到,学术要守正,要创新,年轻一辈的学者正在努力追赶。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健博士,在总结致辞中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古代文学学科为传统文化研究做出的努力,并表示,海大正在拉开第三次人文振兴的序幕,希望更多学界同仁给予支持。中文系主任熊明教授代表承办方对诸位学者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认为文化自信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总结和阐释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学术界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并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期许。


         


本次论坛的与会者,来自全国各地,有德高望重的学界名家,有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才俊,还有一批后生可畏的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老中青三代学者济济一堂,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切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平等、热烈的气氛中,就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论坛研讨内容,显示了文史哲兼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跨度大,内容新。在研讨过程中,既有学术观点的碰撞争鸣,也有学术思考的相互启发,从多方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活力与潜力。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供稿:梁志贤

供图:李响、张冰冰、王子恒、梁晓帆、孔瑾玥

编辑:丁涵  陈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