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潇 冯晓宁:《​明清即墨杨氏著述文章考评》

发布者:陈岩琪发布时间:2021-02-27浏览次数:679

周潇 冯晓宁:《明清即墨杨氏著述文章考评》

(本文原刊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第一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


摘  要:杨氏乃明清时期即墨五大望族之一,在明清两代文坛有一定影响力。家族中有文集、著述者计23人,大多亡佚,部分作品存世,以杨玠著述存留最多。杨氏家族文化以诗文书画著称,诗歌成就外,《即墨杨氏家乘》中还保留了不少族人的文章,从文体上分为像赞、碑文、祭文、文集序、亭台记等,既有韵文也有散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家族历史的详细追溯和对先贤行状、事迹、德泽的生动展现,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其中《悠然庐集序》《续修承桂堂记》等堪称优秀之作

关键词:即墨杨氏;文化家族;山东地域文化

作者简介:周潇,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及山东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冯晓宁,青岛大学中国史专业2018届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13&ZD116)子课题《明代以京师为中心的诸省作家考察研究》中期成果。


作为明清时期“即墨五大望族”之一的即墨杨氏,其家族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自元末至清末共历十五世,绵延近五百年,先后十二人中举,四人登进士第。虽无达官显宦,但奉儒守素,耕读为本,出现了杨良臣、杨盐、杨兆鲲、杨遇吉、杨玠、杨士鉴等名儒廉吏,惠泽任所,名扬墨邑。文化成就上,以杨良臣、杨舟、杨盐、杨连吉、杨还吉、杨玠等人之诗文书画著称,在明末清初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造就了其胶东文化世家的地位。

一、即墨杨氏文集、著述

根据《山东通志·艺文志》《山左明诗钞》《国朝山左诗抄》《莱州府志·人物》《即墨县志·艺文志》《即墨诗乘》《即墨杨氏家乘》《青岛历代著述考》等所载即墨杨氏文人作品及著述情况,杨氏一族有文集、著述者计23人,见下表:


世系

姓名

著述名称

六世

杨良臣

《南庄遗诗》一卷

七世

杨舟

《载轩诗集》一卷

杨盐

《味道楼集》二卷

八世

杨任大

《月溪诗集》一卷

九世

杨嘉祜

《叩瓦缶集》一卷

杨兆鲲

《澹斋集》一卷、《即墨杨氏家乘》

十世

杨遇吉

《乞师记略》一卷

杨进吉

《客雉草》一卷

杨连吉

《悠然庐集》一卷

杨还吉

《石?》《山巷草》《处处草》《燕游草》《云门草》《征君集》《即墨旧城考》

十一世

杨铭鼎

《浮橘斋集》一卷

杨文鼎

《孝山遗诗》一卷

十二世

杨玠

《清溪文稿》不分卷、《清溪诗草》十卷、《炎州草》一卷、《清溪诗录》、《即墨节妇考》一卷、《即墨考》一卷、《即墨杨氏家乘》

杨瑛

《守璞斋诗抄》四卷、《选擢奏疏》《敦彝堂稿》

十三世

杨士鉴

《华峰集》《疏稿》《华东诗草》

杨士钥

《山人瓢》一卷、《浙游草》一卷

杨士鏻

《南溪草》

杨士銮

《华东诗草》

杨士鈁

《邻鹤诗草》

十四世

杨中江

《诸葛武侯年谱》二卷、《西溟遗集》

十五世

杨方杶

《即墨杨氏族谱》

杨方奕

《四字经注释》

杨方柽

《四易大意约》五卷、《素王正宗》三卷、《海上生杂著》一卷、《海上生诗集》《杂著》《洪范大意约》二卷、《月令大意约》一卷、《太元经大意约》三卷、《八阵图说集注》一卷、《离骚大意约》一卷、《兵略》一卷


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收载杨氏的诗、文集多达30部。就目前所知,杨氏家族成员的著述除杨玠外,大多亡佚,有的仅存目,有的部分作品被选入《即墨诗乘》《即墨杨氏家乘》等书,得以留存,情况不一,兹将杨玠现存著述情况列表如下:

杨玠著述留存情况表

姓名

著述名称

留存情况

杨玠

《即墨考》一卷

同治《即墨县志·艺文》著录,《胶澳志》存目

《清溪文集》十卷

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清溪文稿不分卷诗草十卷炎州草一卷即墨节妇考一卷

天津市图书馆藏,清康熙抄本[1]10册,《天津图书馆孤本秘籍丛书》第14册著录,又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二、即墨杨氏之文章

《即墨杨氏家乘》中所收杨氏族人之文,主要有像赞、碑文、祭文、文集序、亭台记几种,既有韵文也有散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家族历史的详细追溯和对先贤行状、事迹、德泽的生动展现,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1.像赞

颂赞文主要是褒美之辞,其起源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颂诗。“赞亦颂类,古者宾主相见则有赞,互相称誉以致亲厚之意,故文之称人善者,亦以赞为名。”[2]像赞是为人物画像所作的赞辞,一般书写于宗谱中的先公遗像后面,采用四言体,满含后世子孙敬仰崇敬之情。《始祖胶水公画像赞》云:

 幼闻祖诲,流传子孙。唐前巨族,浙江秀水。宋初筮仕,莱州胶水。金元大明,家世墨水。道遭兵燹,派失载纪。绘此像成,尊祖之始。[3]

这是杨良臣题于先祖胶水公画像上的,短短前四句概括了杨氏始祖胶水公的生平,浙江秀水人,宋神宗时为胶水教授,后卜居墨水。自胶水公以下,谱遭兵燹,遂失名讳。


 高祖画像赞维予高祖,博学能书。不干仕进、韫椟藏诸。[4]


这是杨良臣对杨氏二世祖杨钧道画像的赞述。杨钧道是杨氏家族南支发迹的重要奠基人,其人博学能书,但隐居不仕。

2.碑文

《即墨杨氏家乘》中的“艺文内篇·碑文”部分,共有两篇,其一是十世杨还吉为六世杨良臣所作《高祖承直郎山西太原府通判府君墓碑》,其二是杨玠为杨还吉所作《祖考征士文敬先生充庵府君墓碑》。

因为时隔久远,距离杨良臣入葬已149年,故碑文没有太多细节记载,只突出了他“活千人”“抚贼活众,屡建奇功,虽封爵未酬,而捍御之烈载在祀典”的德泽勋绩,以及弹劾奸臣“忘身报国,义动鬼神”[5]的品行,表达了对他的追思之情。

杨还吉的碑文与上篇不同的是,开篇用不少笔墨介绍了即墨作为杨氏族人生活环境的历史沿革:

 即墨之名,著于列国。汉初封诸侯王,废即墨为胶东国,别设皋虞、

 其二县。皋虞人王吉子阳,有学行。元帝即位,遣使者与贡禹并征。所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者也。北齐废其,隋开皇十六年立今治,皋虞入焉。历唐、五代、宋、金、明至本朝,一千七十余年。

又因还吉乃杨玠之祖父,幼承教诲,故文中详细交代了祖父生平,包括少年学业有成,被县令强迫出仕,交游施闰章等经历。之后又详细记述了杨还吉个人严谨自律的品行,诸如为人平易,敬人之长处;端严方正,奸邪之人不敢近之;博闻强记,专读圣贤书;贫而不谄,不近富贵之门;言行谨慎,好饮但庄重自持;与周孺人举案齐眉,义不再娶等,读后深感碑主之德行高尚,面目生动,跃然纸上:

 与人言依义理,街谈里语从不出诸其口中。和平乐易,有片长者,未之敢忽。而俨恪自形,匪僻子望见颜色辄避匿,或避不得,亦踧踖自失,乘间即逸去。博闻强记,所诵经书,逾三四十年,人名、地名无或讹,间语在某卷某页某行,人按之即得,惊为神明。非圣之语,则绝不以寓目。家贫,徒四壁立,未尝一候富贵之门,即招之亦不往,若将污然。色免于饥寒,而道气充满,常伸于万物。喜饮酒,必以夕。同座客素名雅量者,或沉酣叫呶,独凝然自持,终已不乱,人莫能窥其涯际。以此称即墨文献云。配祖妣周孺人,恭俭慈惠,机警正大,先生以为闺中良友。先卒二十五年,旁无妾媵,不更娶。

由于杨玠承欢其祖膝下久矣,故文中流露了对祖父的无限怀念之情与崇敬之意:

 呜呼!小子幼为吾祖钟爱,日夕教诲,冀稍有成立,庚辰幸第,归来先生已不及见。后值洊饥,拮据襄事,故墓未立。然我父意亦盖有待。今小子羽毛早催,恐遂阙如,谨树之表,贻留后人。呜呼!先生有为,自有即墨以来,征辟一人,后世宜有志于邑乘,固不第杨氏一家传术而已也。[6]

3.祭文

祭文,乃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其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兹列杨兆鲲所作二文如下:

《祭太原公曾祖考文》乃兆鲲为曾祖杨良臣所作祭文,简练明快,直抒胸臆,但赞美追忆之情力透纸背:

 于惟我祖,明德其勤。诗礼浚美,启佑后人。孙鲲不敏,溯承彝训。履矩冰竞,家声敢殒。幸遇天恩,叨滥公车。春风北上,积庆之余。虽则微薄,世泽一线。松云兴思,用申虔荐。[7]

《祭先大人文》乃兆鲲在其父杨懋林逝世三十七年后所作,文中追忆了少时父亲的教育和临死前的期望,对自己仅以贡生入仕深深愧疚,追忆先人音容,感恩父亲教诲,文末流露了深深的思亲之情:

 惟我父见背之日,迄今三十有七年。追忆儿十余龄,蚤夜侍读,庭面校文,如在目前。缅思我父易篑遗训,嘱以及时成立。乃儿不肖,弗能成性,禔身病懒自废,负我父之明德。三十年来,伏腊之不成享,菽水之弗尽养,儿何以为人哉!今幸遇国典,汇进辟雍,儿自分无似乃青衿之末局,亦我父之余荫也。松楸拱蔚,未足荣施。白日思亲,敬流泉壤。我父在天之灵,或亦下格此区区耶![8]

4.文集序

文集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分“自序”和“代序”,代序多介绍和评论该书,表达方式比较灵活。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叙述与抒情相结合。杨还吉七十岁时为其兄连吉《悠然庐集》所作序言堪称杨氏文章中之优者。

全文分为三部分:首先回忆年幼时随两兄读书于崂山乌衣巷的宁静生活与快乐情境:

 始予为童子时,随两兄入山巷读书,盖崇祯十一年己卯也。山巷距城四十里,前绕大河,围以群峰。其书舍则清风堂、酣翠馆,他屋不过三十余区。每读书之暇,缓步溪头,或纵目后园,听鸣禽上下,见游鱼往来,辄欣然神往。

继而因明末战乱极少前来:“戎马蹂躏,书舍荒颓,率间岁不一到。”后逢顺治间兵乱,进吉欲携全家隐居于此,遂开拓荒地,修治扩建屋宇,“拮据荼苦,劳精惫虑”,三年而成,昔日荒僻的山巷渐渐热闹起来:“山之人以佃以渔,出入往来,皆畴昔所谓鹿麑之场也。”虽不富裕,乐在其中,还吉题其所居为“悠然庐”。四兄弟从此得以安心读书,“计自康熙甲寅居山以来,非岁节朝宗,则终岁以至城”,悠然自得,忘却了尘世烦恼:

 山之中有犊可驱,有酒可饮,有书可娱朝夕。春采龙茅,夏捕柳叶(山河中有鱼曰仙胎,相传仙人将柳叶种之,至今柳叶发则鱼生),秋冬饱芋栗,陶然兀然,非特我忘世,世亦忘我。谁复知南山之南,北山之北,果有一无怀葛天也!

第三部分写子侄辈在此繁衍生息,诗风“皆清真萧疏,不染一尘”,充斥着恬静自然之美。连吉曰:“庐中人求适己意而已,若其或存,仍以名吾庐可也。”遂命杨还吉为其诗集——《悠然庐集》作序,详细叙述建庐的过程,说明命名之意:“以详其治庐之始,益不能已于孔怀也。”后联想到已逝的大兄二兄,不禁感慨万千:

 余年七十矣,三兄今年七十有三,两兄皆未及其实而殁。他年百岁之后,风雨之夜或共集于山巷,所谓魂魄犹乐此也。[9]

此序虽短,但从中可以看出即墨杨氏第九、第十世大部族人在易代之际的选择,和内心对于耕读传家、悠然自得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杨氏后人在这慢节奏的生活中创造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文,风格就像隐居的环境那般,空灵自然,恬淡静雅。

5.亭台记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和抱负,阐述观点。亭台记是以亭、台、楼、阁等建筑为题,以写景状物、抒情议论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记体散文,写法不拘一格,具有独立的文体特征和文学价值。杨玠的《续修承桂堂记》代表了杨氏家族亭台记的最高成就。

承桂堂乃即墨杨氏南支家庙,是七世祖杨盐于卸任后第八年——隆庆三年(1569)所建。一百四十年后重修,十二世族人杨玠遂作文以记之。文中首先追述了承桂堂始建的目的:“于时丹桂重攀,丕振先绪,爰作轩堂,用昭盛事。”杨盐继其父中举,遂建家庙,用为昭明盛事、家族集会之地。东首一室乃列祖列宗牌位所在。此后始终未加修缮,“历年一百四十有余”。期间每到重要节日比如春节,总会悬祖像于正堂,族人汇集于此追思祖先:“忾闻懓见,萃合族心。”或重要日子比如婚嫁、重要来客,在此举行典礼,举办筵席。夏天还成为族中弟子纳凉读书之地:“长夏溽暑,门内子弟,布席展书,共偕微凉,以勤讽诵。”但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过去,杨家已历五代,老屋“岁月滋深,风霜久历,烈烈飘风,潇潇淫雨,败乃榱桷,剥其垣墉,仰瞻堂构,摧颓是惧”,面临坍塌的危险。于是“癸申之间,群从兄弟共谋修葺,乃举社约,储财以待。家故清贫,蓄积无几,三历寒暄,未克鸠工” 。康熙三十八年(1699),杨玠考中举人,“祖宗余荫,矞世重光”,“桂树一枝,更见婆娑”,祖父杨还吉又召集子侄商定重修之事:

 无不欣喜踊跃,争先恐后。工匠之饩,或辍朝飨;陶翁之值,或罄在笥。朝考夕督,佥同己事。破损者更,朽腐者易,漫涣者涂,曾匝月,而百年旧庐,焕然一新。不止风雨之攸除,忽觉轮奂之改观矣!

不到一个月,承桂堂焕然一新。东西南三面分别悬挂杨良臣、杨盐、杨玠三人高中的捷报。族人们又一次聚集于此,共同感受到家族的荣耀和祖宗的福泽,深深体现了家族同心合力的重要性:“升其堂者,叹世泽绵长,书香焕发,慨然见故家之风焉。斯举也,非协不兴,非和不成,既叶且和,虽贫攸宁。”九年后,杨琬又喜中举人,杨玠在文末发出了对家族后生的殷切希冀:

 敢述兹事,用告后生。勤读书史,和处家庭。黾勉同心,勿坠厥声。庶折桂之图继继而承承。壬辰七月十九日记。[10]

续修承桂堂或者说重修家庙这一举动,是许多名门望族家族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此举不仅能够团结族人,传承家风,告慰先人,亦能鼓舞当下族人,使其在祖宗荫庇、家族荣耀的感召下,激发自身发奋读书、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动力,从而使家族生生不息、繁荣光大、延续荣耀。

杨玠此文,梳理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其家庙承桂堂始建、续修的情况,使承桂堂在即墨杨氏家族中发挥的作用俞加凸显,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作为杨氏子弟,对其家族深切的热爱和自豪。从文章结构来看,始建、续修、影响三个方面层次分明,紧紧围绕“承桂堂”这一核心,又以“续修”为重点,详细叙述了倡议不成、契机到来、重议成功、施工情况、修后效果等情况,杨氏族人团结一心的家族内在动力也生动显现。全文紧扣主题,对家庙一百多年间的情况叙述周祥又简洁明了、脉络分明、重点突出,议论抒情不蔓不枝,感情流贯期间。沛公始建此堂的用意深远、后人对摧颓的担心忧惧、文敬公在孙子中举后的善用契机、族人在重修中的热情洋溢、重登此堂的自豪感慨血肉丰满,跃然纸上。无疑是一篇难得的好文。

从以上对明清时期即墨杨氏族人像赞、碑文、祭文、文集序、亭台记代表作的分析可以看出,杨氏艺文著述成就颇丰,充分反映了诗书传家,忠善孝友、澹泊廉能的家风,虽无显宦大儒,但被颂扬的先辈都曾有过利国利民之举之绩,从修身齐家到治理地方,从文章到做人,即墨杨氏家族皆体现出一个以耕读为本的望族典型的世德与风范


注释:

[1] 由江西赣县人何其睿誊录。杨玠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出任江西赣县令,何其睿于乾隆二年(1737)方考取进士,故这些诗文当编纂于这一时期,由何其睿誊写。

[2]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附录《文体刍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1页。

[3] 《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07页。

[4] 《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07页。

[5] 《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09页。

[6] 《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10页。

[7] 《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12页。

[8] 《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13页。

[9]《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16页。

[10]《即墨杨氏家乘》,即墨杨氏2013年点校重印版,第120页。


编辑:丁涵  陈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