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上午8:30至10:30,“学术研究的压力与动力——我的读书和研究心得”的学术讲座在文新学院322学术厅成功举办。主讲人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儒家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杨树增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韦春喜教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刘怀荣教授、中文系主任熊明教授等多位老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会议伊始,刘怀荣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杨树增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并简单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古代文学学科建设情况。接下来,杨树增教授就自己的读书经历和研究心得展开阐述,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
杨树增教授出生于1946年,在与新中国同步成长的七十多年里,做过工人、干部、教师,阅历丰富。丰富而坎坷的人生经历既带给他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苦难,同时又给予他独特的人生财富和无穷的力量,而这些财富和力量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了经久不息的影响。小学四年级的经历对杨先生的文学生涯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当时正值大跃进的时代,特殊的年代反映到文化上就是全民写诗歌,社会氛围一派火热。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自己创作的诗歌被老师推荐出去,最终被内蒙古诗歌采集组收录,在全校大会上得到消息的他被校长称之为“四二班的小秀才”。在这种机缘巧合下,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启发,为他一生所倾注的事业埋下了伏笔。1963年初中毕业后,杨树增先生疯狂地迷恋上了绘画并且小有成就,奈何命运的阴差阳错导致他未能如愿报考艺术系,最终拿到了集宁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来在半工半读的环境下,阅读了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等书籍。至今回忆起那段一边放羊一边在日光下看书的岁月,杨先生仍旧感慨万千。在特殊的年代,个人的命运更加难以把握。文化大革命时期,年轻的他成为了《乌兰察布日报》的第一副主任。杨树增教授回忆说那段时光培养了他对白纸黑字的敬畏态度,深深地体会到了组织上给予的压力,但是必须要承担起来,要把压力转变为动力,对于每一篇文章,都要严谨细致,哪怕是标点符号也不能粗心大意。
恢复高考后,为了自己内心的执着,杨先生毅然决定去考取研究生。但因为准备时间太短,外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第二次,在没有教材,条件十分艰苦的时候,杨先生凭借着毅力和顽强的拼搏,在一年的时间里攻克日语,成功考取了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首届研究生。但由于时代原因,获取学位证书分外艰难。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杨先生向一个个学术难题发起了冲锋,甚至在梦中都在进行着思考,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甚至一度推翻了王国维等人已有的论断。后来在撰写《论语导读》时,亲人不幸身染重病,在那样的痛苦之中,依旧坚持研究学术问题,化压力为动力。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就“如何在当下社会一片浮躁中抵制诱惑、踏实做研究”向杨先生请教,杨先生说,我们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崇高的,社会科学是改造人、塑造人的途径,它和我们共产党红色政权,和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的教育不能只讲成才不讲成人。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到处充斥着名利诱惑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以古圣先贤为师,激励自己多吃苦,自觉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互动环节结束后,刘怀荣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他说人文社科研究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要直面遇到的压力甚至苦难,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做学术,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多阅读经典,将我们的生命力倾注到我们将为之奋斗一生的伟大事业之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合适的范围内,不断给自己加压,在苦难中沉淀自己,为了我们内心的执着和最初的梦想,奋斗下去。
供稿:徐智宇 陈岩琪
编辑:丁涵 陈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