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阅读研讨会”上的发言

余慕原

发布者:陈岩琪发布时间:2020-11-12浏览次数:428

敬爱的各位专家、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余慕原,很高兴能获得这一次的发言机会向大家分享我的心得。《随韦应物<长安遇冯著>》这篇小文章是我第一次成功投稿发表的文章,对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而这离不开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所提供的宝贵机会,至少对于知识积累尚不深厚、写作经验也十分欠缺的我来说,在本科阶段能拥有一个发表文章的平台是无比珍贵的。这篇只有3000余字的文章,在去年的11月开始构思和动笔,到寒假时定稿,再到今年的10月刊登出来,前后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年,仔细回味这一历程,我有三方面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对于孟子知人论世的深入实践。韦应物的《长安遇冯著》这首五言古诗,是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编著的《唐诗三百首》中偶然遇见的。初读时,诗的前二句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仅十个字,便为这首诗奠定了一个清新温柔的底色。显然,这首诗是韦应物送给他的好友冯著的,后者面对何为来的提问,回答说自己要买斧头采山,这就使我对冯著的身份产生了好奇,冯著是谁?诗歌末尾的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是否另有内涵?一系列的疑问在诗歌的注释与赏析中都没有得到解释,这驱使我返回到战国时期那个古老的命题——即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之中寻找答案。经过资料的查找,我了解到冯著也是一位诗人,虽然生平没有记载,但其保存在《全唐诗》中的四首作品,均可见其一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辛酸。随后,通过查找与阅读韦应物诗集中其余三首赠冯著的诗作,以及大历诗人李端、卢纶赠予冯著的诗作,才得知《长安遇冯著》这首小诗包含了两人十年的交情和各自人生的失意落寞。看似简单的一句采山因买斧,实则暗喻了冯著仕途艰险、老大无成的尴尬处境。正如韦应物最后一首赠冯著的诗中所写: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了解了诗歌背后的辛酸之后,诗歌的写景句就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境界——经历沧桑变化之后,春天的花朵正浓郁地盛开,初生的燕子也正在翩翩飞舞,多么美好和温暖,体现出这首诗所蕴涵着的真情流露、旷达处世的精神境界。

南朝的刘勰《文心雕龙》的《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其实前半句即诗言志,后半句即知人论世,这在我这一次的写作实践中无疑得到了确认,若不是对于诗歌的思考和过后的探索,或许就不会发现这首诗的价值所在,而与好作品擦肩而过,或许是读书人最大的遗憾。《〈兰亭集〉序》亦有: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过去千年,古人和我们面对人世兴衰的感情并无不同,读诗可以让我们与古人对话,获得知音,获得慰藉,获得精神的洗礼。

第二个收获,则是对于怎样才算一首好诗这一问题的思考。在这篇文章的构思阶段,刘怀荣老师建议我重点从语言与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去考虑,若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味悠长的就是好诗。在写作过程中,随着对诗歌感情的深入体会,我想起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条: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最打动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最真诚的作品,文学史的长河大浪淘沙,能够留下的必将是有重量的文字,而这些重量来源于人类特有的伟大心灵、真挚情感,无论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如此,这也是我们阅读经典的目的所在。

最后的一个收获,则是我切实体会到了做学问应有怎样的严谨态度。从洋洋洒洒、毫不斟酌地写初稿,到好几次收到刘老师写满了红色批注的反馈后羞愧万分地重新修改,我由此明白:哪怕只是一篇诗歌赏析,都需要经过严谨地构思、仔细地查证、反复地推敲和修改,从具体内容到选词用句,都需要费一番功夫,更别提那些皓首穷经、焚膏继晷的学者们了。因此,对于经典作品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必须有严谨耐心的求学态度,这看似平凡,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在座的同学们共勉。谢谢大家!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供稿:余慕原

编辑:陈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