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阅读研讨会”上的发言

梁志贤

发布者:陈岩琪发布时间:2020-11-12浏览次数:27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我在这次投稿过程中的一些收获。

我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让“名物”回放唐代上元节》。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刘怀荣老师,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这篇文章。在2019年的春季学期,我选修了刘老师的《唐诗宋词名篇导读》这一课程。当时我们小组选择了以上元节为背景的诗歌来向大家做展示。其中有一首诗就是我的文章里提到过的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我在小组里负责做ppt与课堂主讲,其他两名同学负责搜集材料。她们最后给我的材料,都是文字性质的,比如说对“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这两句诗里的“九枝灯”,解释就是“指一干九枝的灯具,枝上放置蜡烛或加灯油”。这其实很像是一个对它的字面意义的解释,并没有那么形象、直观。我当时就在想,我要向大家介绍这首诗歌的内容,分析它蕴含的意义,如果只是把这些文字堆砌在我的ppt上,然后再给大家复述一遍,这样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吗?

我觉得这样还不够。所以我尝试着去找一些距离那首诗的写作年代较近的文物图片,来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这其实只是一个偶然间的想法,做完展示之后我确实并没有再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也就并没有想到从这个角度出发再做进一步的研究。直到刘老师找到我,他认为我可以以此为基础写一篇文章,我才又重新开始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索。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很多细节,并且可能因为自己的学识、经历等因素的限制,发现不了那个值得研究的“点”。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发现问题意识很重要。同样一个展示,在我眼里可能只是在解释一首诗而已,但在老师眼里,却蕴藏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想,这不仅仅是建立在知识素养积累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一种研究问题的敏锐度上。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眼光很重要,而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和研究中,也应该时时刻刻带着一种发现问题的心态,多多思考,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这篇《让“名物”回放唐代上元节》希望将诗歌名物与出土文物以及相关文献结合在一起,为读者还原唐代上元节盛大的场景,使他们对唐代上元节及其文学意义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文中主要介绍了多枝灯、灯轮、漏刻这三种名物。在写作过程中对我来说最难的一点其实并不是构思,而是资料的查找与选择。当你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框架,现在要往进填东西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发现有很多材料并不是很合适,所以就要进行多次的筛选,甚至可能会把之前的一些内容彻底推翻。这让我意识到,只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一个想法落实到文字,需要大量的文献,大量的证据来支持,而且这些证据必须要用得恰当,否则就毫无用处。

我这篇文章的初稿就有这种问题。《十五夜观灯》这首诗的第一联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我最初是想介绍一下“开芳宴”这个活动的,但是这首诗是一首初唐的诗,而我查找到的资料最早的也才是宋朝的。可能是因为开芳宴这一活动是“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衰落于元”,它流行于北宋的墓葬装饰中,唐代的材料很少,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能力有限,没能找到相关信息。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这一部分在这篇文章的初稿里确实是证据不足。关于“九枝灯”的材料也是这样。我最初做展示的时候,找到的文物图片是南京博物院藏的东汉时期的九枝灯,写初稿的时候我没有找到隋唐时期的文物图片,就沿用了这一材料。后来刘老师指出了我的这些问题,也给我推荐了一些可以参考的书籍。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查找与筛选,添加了隋代的烛台和唐代吕才漏刻等材料才形成了这篇文章。

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瓶颈,不是因为它本身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被某些东西限制住了,没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所以在提高自己,讲求方法的同时,也要有耐心一点,不要轻言放弃。学术研究必须讲求证据,而文献在研究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应该有一份严谨的态度,绝对不能敷衍了事。

这篇文章写得还很稚嫩,或许其中也还有许多问题,但我在创作过程中收获的东西是很多的,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取在学术研究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谢谢大家!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供稿:梁志贤

编辑:陈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