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8丨热词速递:“五一”旅游数据、《云南映像》停演、禁止未成年参与打赏......

发布者:吴倩发布时间:2022-05-09浏览次数:91

1.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安全防控 “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概要: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文物安全防控能力。


简评:

《规划》明确,我国将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有一二三级博物馆安全基础数据库,掌握其主要安全风险和安全管理状况。同时,文物安全制度标准也将进一步得以完善。我国还将建设安全防范系统,提升文博单位安防能力。我国还将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遥感监测数据库,推动文物资源分布密集的市、县,建立区域性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动态跟踪,推动文物安全防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自:公众号国家文物局

2.河南博物院“失传的宝物”系列旅游产品:让文物文创体验更沉浸


概要:

“失传的宝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该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热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动态文创”理念开发的一款文创产品,是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文创发展模式的创新。考古盲盒的火爆,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这促使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使得文物能够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简评:

相较于普通盲盒开盒即结束,“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打开后需要消费者亲手发掘,最终获得宝物,这种互动体验让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个独立的“考古现场”中感受探秘历史的瞬间。河南博物院的系列考古盲盒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文化知识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寻,进而实现文化传承和消费升级。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河南正借文旅融合的东风,用活用好丰厚的文物资源,倾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让更多沉睡千年的历史图景生动再现。


参考自:北京朝阳文化产业网

3.“五一”假期呈现四大特点,出游人次1.6亿,旅游收入648.8亿元


概要:

2022“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微旅游”“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据统计,“五一”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1.6亿同比减少30.2%,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

国内旅游呈现四大特点:1、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秀旅游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2、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3、乡村旅游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4、本地旅游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旅游”丰富文化和旅游体验新形势。


简评:

疫情之下,户外空间是人们今年“五一”出游的重要选择之一。今年3月以来“露营游”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各式各样的“露营+”玩法为其赋予了无限生机,有望成为旅游业的新兴增长点。另外,跨省游受到影响,近郊游兴起,农村民宿订单首超城市。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刚需依旧存在,乡村民俗的火热有望带动乡村综合消费的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自:文化产业新视界

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2各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概要:

4月28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四川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四川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指出,要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简评:

《实施意见》强调了提高保护传承创新实践能力,提出要加大非遗宣传普及力度,同时《实施意见》要求完善非遗工作保障制度。此举有利于在更加专业的层面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遗精神,发扬非遗文化。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些项目的传承存在困难,依然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保护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政策保障力度和机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顶层制度设计。


来源:四川非遗

5.19年演了7000多场,《云南映象》突然停演,杨丽萍含泪宣布解散团队


概要:

近日,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讲述自己从艺50年的舞蹈历程时,含泪宣布《云南映象》演出团队被迫解散了,这是继2003年遇到“非典”后,《云南映象》第二次解散演出团队。目前,《云南映象》线下演出超过7000多场。


简评:

三年疫情对旅游业带毁灭性打击,依赖旅游业的《云南印象》也因此被迫停摆。对此网友纷纷表达了对《云南映象》和无数经典作品的不舍和惋惜。与此同时,大家也都充满期待,待疫情结束后,这些经典作品都将重返舞台。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危机,杨丽萍拍摄了生肖系列舞蹈《虎啸图》,并借助高科技的网络手段进行传播,试图通过另外一种艺术形式,在没有舞台的情况下,找到一种可能性。虽然未来疫情的变化不可得知,但希望作为云南文化符号的《云南印象》可以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重新登台,找到应对措施,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自:文化产业观察

6.支付机构入局“数字藏品” 多元化商业布局正“焕活”


概要:

近日,中国电信旗下持牌支付机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翼支付”)的“翼支付App”推出“麟翼数字艺术品专区”。同时,中国电信首款数字艺术品“半部电台”也同步上线。2022年以来,翼支付、银联云闪付、拉卡拉等多家机构均已入局数字藏品。

据悉,麟翼数字艺术品专区数字艺术品为实名持有,采用商家“定向邀请+资质审核”入驻模式,为IP提供方、创作方、发行方及C端用户,提供授权、制作、发行和运营等各个环节的版权保护,平台用户需进行实名认证之后,才能购买、持有、收藏、分享平台上的数字艺术品。


简评:

2021年以来,数字藏品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24月,中国正式上线的数字藏品平台超过50个。数字藏品基于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等技术,是“区块链+版权”的关键应用,对于促进文化信息消费、推动文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NFT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潜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多数数字藏品的价值标准尚不明确,有待各方形成共识。


参考自:挖数网、证券日报

7.《马拉喀什条约》5月5日对中国生效,将惠及千万阅读障碍者


概要

《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55日对我国生效,我国是该条约第八十五个缔约方。为了在国际立法层面消除阅读障碍者获取作品的版权障碍,2013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该条约,我国是条约首批签署方之一。作为目前国际上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该条约旨在为阅读障碍者提供获得和利用作品的机会,从而保障其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


简评: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视力残疾人约1732,存在阅读障碍者的数量可能会更多。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保障视力残疾人等阅读障碍者平等欣赏作品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如《著作权法》的规定中,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对于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而言,《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具有巨大意义,能够极大丰富阅读障碍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保障其享有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同时,也能加深海外华人阅读障碍者与国内的联系,推动我国优秀作品海外传播,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展现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充分尊重人权的国际形象。


参考自:海外网

8.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




概要:

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推动各部门各地方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工作。《通知》指出加大推进力度,各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于2022年10月31日前公布完成本区域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要求坚持科学稳妥,对革命历史类馆藏一级文物公布工作须认真把关;力求综合全面,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进一步强化革命文物保护管理,不断改善革命文物保护状况。


简评: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中创造的丰富革命文物,不仅是党史研究提供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文化和旅游部也曾推出过“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计划,各省市也相继出台革命文物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政策,带动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用革命文物引领作用,激发我国红色旅游的潜在价值。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工作、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革命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参考自:国家文物局

9.虚拟偶像“天妤”连登抖音热榜


概要:

“天妤”是一位以“敦煌飞天”为蓝本打造的虚拟数字人,目前在抖音、Tik Tok、快手、小红书、视频号等国内外多个平台发布了共计三条视频,获赞总量超过300w,首条视频发布仅3天抖音粉丝便突破30万。“天妤”精准的把握住了“国风”这一文化破壁的趋势,在东方古典美造型中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


简评:

当传统文化以新的面目回归,流行于年轻群体,我们看到了“国风热”正在成为文化生活新时尚。很多游戏中出现满满“中国味”的道具、皮肤、界面风格,京剧、吕剧、黄梅戏等传统戏剧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虞兮叹》《知否知否》等古风歌曲,被做成表情包的三星堆文物,以及出现在古装电视剧中的乐器、服饰、礼仪等,无不因“文化”之美打动着年轻人。 “天妤”爆火的本质是,她通过现代的科技将传统文化融入了大众日常生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众感知到历经千年洗涤沉淀下来的传统之美,这种独特的东方审美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深处,遇到适合的触媒便会宣泄而出。


参考自:北京青年报

10.中国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概要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消息,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专门服务团队、规范重点功能应用、加强高峰时段管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工作举措。

简评:

该项意见有利于鼓励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网络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更能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宣传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参考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