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22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专门强调: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简评:
全球疫情之下,文化和旅游产业仍在困难中前行,产业复苏和企业纾困期待精准有效。今年仍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努力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让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扩大就业的新引擎。
参考自:文化产业新视界
概要:
日前,云南省体育局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规划》,这是继2021年6月文旅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电子竞技与游戏业的融合发展之后,全国首个省级电竞产业十四五规划。从认定为国家体育项目到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纳入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到进入国家新兴新职业名录,从写入国家文化产业规划到首个省级专项规划出台,标志着电子竞技从事业和产业层面得到了充分认可,对推动中国电竞产业合规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简评:
我国电子竞技起步较晚,2003年电子竞技被中国体育总局认定为第99个体育项目,2020年在亚奥理事会正式将电子竞技列入杭州亚运会竞赛项目。电子竞技从事业和产业层面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而本次云南省率先出台省级规划,指出要努力将云南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电竞中心,总体来说此次规划,其意义远远大于内容的本身,这种抢抓机遇的勇气和敢于人先的精神值得点赞学习。毕竟是从电子游戏娱乐模式中脱胎出来的电子竞技,离真正大众偏见还任重而道远。要从完善行业标准等众多问题入手,给予电竞产业充足的成长时间,助推中国电竞产业迈向合规发展之路。
参考自:文化产业评论
概要:
2月26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山西夏县师村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等得票数前20位的项目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从遗址年代来看,入围终评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7项、夏商周考古6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1项、唐宋元明考古6项。史前考古成果依旧丰硕,夏商周考古与唐宋元明考古齐头,紧随其后。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终评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入围项目分布省份广且地域分布比较均匀。
简评:
随着中国考古学不断向纵深拓展,遗址格局的逐步清晰、历史文化内涵的日益丰富均反映在入围项目中。经过考古人的不懈努力,重要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不但建立起历史的时空框架,更丰富了历史的脉络与枝叶,在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中意义重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入围的项目,主动发掘项目占大多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考古学课题性越来越强、多学科合作更加紧密、学术目标愈加明确等主要发展特点,并不断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深入。
参考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概要:
3月1日,国家电影局于官网发布《国家电影局等印发<关于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了影视行业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出要准确把握影视基地的产业定位,以服务影视创作生产为核心,打造影视精品力作,合理控制影视基地配套产业规模,防止变形走样,严防借影视基地之名行房产开发之实,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
简评:
当前国内仍然存在打着影视基地旗号而并未合理运营的文旅小镇,制造的噱头可能造成了大量土地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从该方面进行相应调控是有必要的。一些旅游小镇以功能型产品堆砌为主,载体同质化严重,同时项目本身缺乏清晰的产业逻辑,此类开发项目往往融投错位,股权融资受限,缺乏持续融资途径和专业机构加持,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企业投资影视基地应注重深层市场需求,建设紧密围绕影视拍摄制作业务需求,集聚行业资源要素,创新影视基地发展业态和经营模式,合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影视基地品牌建设,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内涵式发展。
参考自:传媒大眼
概要: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提出“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数量、重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数量等主要指标。
工作要点部署了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打造高品质数字生活、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提高数字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筑牢数字安全保护屏障、加强数字社会文明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整体推进8个方面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做优做强数字教育培训资源,提高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建设应用水平,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提高农民数字化“新农具”应用水平,完善数字技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全民网络文明素养等。
简评:
《工作要点》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同时,指导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系统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建立。期待到2022年底,数字资源供给更加丰富,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初步构建,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加快提升,人民群众数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数字安全防护屏障更加坚固,数字社会法治道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参考自:新华社
概要:
3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全文公布,计划共列出30条发展清单,包括将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行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行动、海洋新兴产业壮大行动、海洋传统产业升级行动、智慧海洋突破行动、海洋文化振兴行动、海洋开放合作行动、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建立政策保障体系等九大行动。九大行动中,涉及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国际合作等诸多内容。
简评:
该计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的重要指示。有利于提高山东省于海洋文化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海洋文化价值的挖掘,推进涉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滨海文化产业高地的建设及推动海洋旅游等传统业态转型升级。
参考自:文旅山东
概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重点从理顺水下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解决水下文物保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水下文物保护合力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作出规定。
简评: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水下文物是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下文物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条例》在执法机制,管理体制、制度措施等方面的改进,对我国水下文物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参考自:文旅之声
概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指出,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发展思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传承能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艺术交流互鉴,推动内蒙古黄河流域文化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简评:
《规划》深入开展黄河流域考古发掘和遗产研究,加强遗产遗迹遗存保护,积极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博物馆、文化体验馆、文化旅游公路和景观风景道等建设。打造黄河文化和旅游联盟、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等,建设黄河旅游信息化服务“微平台”,强化“互联网+旅游”智慧景区建设。《规划》的出台将助推黄河流域文化得以有效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利于文化艺术交流互鉴,文化和旅游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参考自:中国文化报
概要:
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的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及爱奇艺播出。为深入探讨总结文学影视改编的经验,中国作家协会于2月28日在京召开了“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
简评:
《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正如程武先生所说,未来应当以文学为起点,以影视创造全民共鸣点,然后再能反哺文学,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独特IP的中国模式。除去一众言情、悬疑等主题,应当推出更多反映社会现实、唱响时代旋律的精品剧,在兼顾消费者审美倾向的同时,传递价值。
参考自:腾讯影业
概要:
3月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出席古船打捞启动仪式。
简评: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保护与博物馆建设,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展示同步实施的项目。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水下考古行动有望在2022年年内完成,此外,长江口二号将作为一座活态的博物馆,不仅可供开展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展示教育,还可以开展考古与非遗活态体验、国际水下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等。
参考自:文旅中国
概要:
中新网北京2月28号电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结果《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年度盘点》(简称《报告》)日前在京正式发布,该报告是自2018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机构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来,首次在学术领域对文化和旅游两个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的盘点分析,《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稳健恢复态势,总体营收上升,韧性不断显现。
简评:
现今,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加速,国内旅游产业复苏态势显著,文旅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考验,迫切需要转型升级,面对政策滞后、文旅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我们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
概要:
2022年3月2日,为继续推动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联合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携手开展2022世界旅游经济趋势的研究并发布《报告》。
《报告》围绕全球旅游经济结构性复苏这条主线,对疫情之下全球旅游复苏态势、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变化、T20国家(旅游总收入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家)旅游发展表现、重点城市旅游创新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总结,披露了2022年全球旅游业结构性复苏呈现的四个趋势性变化,为今后全球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为各国政府、相关城市、旅游行业等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简评: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全球旅游业有所复苏但根基并不牢固,2022年对于科技手段的全面融入、数字化发展趋势加速、新IP产生、可持续旅游成为必选项,旅游业应跳出传统业务思维,突破创新,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和产业链中,开辟新的市场,深入解读数字化旅游的新玩法、新产品、新营销,推动旅游市场,助力国内旅游业向数字化转型,想可持续方向发展,以更加创新的方式适应疫情带给旅游市场结构性改变,为旅游行业的复苏提供增效发展。
参考自:国际在线